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

第598期

詩壇第五百九十八期
「華僑新報」1061期(2011.06.24)

賀《華僑時報》三十週年
‧譚銳祥‧
尚憶幼苗襁褓時,飢寒待侍育嬰兒。
三更睡起喃喃語,一自長成侃侃儀。
壯志滿懷圖報國,良言直筆罵秦師。
週年三十文風振,業務還祈正義持。

「追懷隨筆《溫馨》」步韻家驊仁弟
‧伍兆職‧
麗璧軒中閃閃星,天倫樂聚最溫馨。
雙親和靄將心說,二女精明洗耳聽。
偉略雄才興社會,隆情厚意愛家庭。
主編勞苦功高也,常為詩壇啟錦屏。

追懷隨筆《溫馨
‧劉家驊‧
羡慕盧家燿吉星,俏皮兩女益溫馨。
如貓電話媽咪叫,似詔泳游爹地聽。
小鳥浴池歡後苑,高朋聚會出門庭。
一家之煮賢妻樂,笑口常開入視屏。
註:「泳游」,游泳,涵濡。「煮」、「主」諧音,俏皮話。

卜算子
──原韻奉和北宋詞人王觀「別意」
‧紫雲‧
序:春暖花開時節,闊別多年的遊子回歸故里,一行一九六八年入伍女兵老戰友別後四十多年再聚首,聚首又相別。隨記。
別夢逐春歸,屈指佳人聚。颯爽英姿話舊情,笑在杯光處。
兒女總情長,宴罷終須去。華髮腮邊幾縷垂,往事長相住。

卜算子
──原韻奉和北宋詞人王觀「別意」
‧紫雲‧
序:八年前的今日,家父在睡眠中悄然離去,無一字之別,思之念之!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日夜,長女新雲拜祭。
不肯話分離,惟願重相聚。籬畔無言望九霄,慈父安何處?
夢裡總相迎,夢醒還離去。倘若今宵夢駕風,風到何時住?

詩二首
‧信天翁‧
一、石榴話別
誰栽南苑石榴叢?綠葉滿枝花火紅。
道是陰沉多雨日,天真好逗薄情風。
行將我已辭離即,望嘆儂猶熱烈中。
莫問加邦雲水美,歸來話憶萬山楓。
二、敬賀壇主譚銳祥先生八十四歲壽慶
德慕年高恭賀之,遐齡耄耋樂天頤。
蒙城喜漾風情美,魁北欣然雅頌宜。
義結騷人傳社鼓,詩盟赤子望鄉旗。
星期五日「僑新」版,引領辭章仰主持。

看魁省詩壇壇主桃筵盛會後
‧黃國棟‧
祝嘏華堂燈火盛,譚公賀友盡豪英。
詩壇創立讚標炳,網誌風行頌好評。
藻飾嘉言賓客語,搜羅美酒主人情。
相逢不易共留影,盛會難忘魁北城。

詩二首
‧高鴻泉‧
一、答祝壽
春秋相逝流,圓缺月生周。
詩畫尋情趣,歡欣共唱酬。
二、題鳥蟲書法
鳳舞鶴姿呈福壽,人生美滿禪機深。
鳥蟲書法提神氣,筆藝令人慕愛欽。

卜算子
──公祭先僑
‧吳永存‧
艱苦故鄉情,遠走異邦泣。鐵道完成立大功,昔日無多給。
丘壟在荒郊,分葬東西邑。公祭先僑園地崇,心向祖靈悒。

翌日迎母親自中赴美加探訪舍妹與吾
‧唐偉濱‧
子落蓮蓬空剩巢,三年五載獨啁啁。
思情滿腹鄉愁結,慈語縈懷念絮叨。
碧草柔風編錦日,舒雲鐵鳥母輕捎。
音容笑貌望依舊,雖奈為兒白鬢梢!

夏至
‧雪梅‧
此日當空有艷陽,適逢夏至轉陰涼。
隨而雷雨天微冷,化作千紅萬紫芳。

菩薩蠻
‧王經恆˙
先生大作詩詞美,襟懷高雅如流水。清澈躍魚蝦,涂淙向海涯。
鯤鵬雙翅展,有志兒孫遠。甲子慶長庚,影留翰墨恆。

訴衷情
──海戀
‧姚洪亮‧
長天碧海浪浮花,閑鳥啄波霞。棹歌三兩聲處,雲幔蓋津涯。
疏淡影,遠寒沙,覓芳華。帆歸碕岸,柳隱炊煙,雁落漁家。

敬讀白墨「第十六屆滿地可全僑公祭大典祭文」
‧李錦榮‧
雨天繫念急登壇,祈願詩中年共餐。
來世時光歸素靜,今生戰影漸生寒。
形骸千化何成礙,靈府常存享至安。
道體無邊窮本際,幽明貫澈萬殊寬。

敬讀盧茵《拾絮
‧李錦榮‧
凌晨三點人深靜,念念凝思先祖尊。
公祭心誠時忽住,全僑意遠地何論。
陰陽對反冥情杳,平仄相成通道存。
百份悲文靈裡響,神州音奧喚歸魂。

拾絮》漫吟
‧劉家驊‧

不顧腰傷白墨君,通籌公祭影紛紛。
蒼天降雨陪彈淚,番地舞獅迎亂雲。
撐傘伍翁相輔翼,吟壇諸老共崇文。
來今告慰始遷祖,華裔揚眉當樂欣。

殷勤歷屆賴盧君,神味悠然掃俗紛。
穹昊垂情施渫雨,太空洞感布烏雲。
含傷忍痛行吟筆,換韻謀篇撰祭文。
先烈有知應快慰,追懷今昔倍悲欣。

木蘭花
──水鄉之月
‧彭鈞錚‧
桃花江上飄香處,尋夢江南煙水渡。江中碧浪送雲歸,風裡輕舟乘霧去。
長天譜曲歌無數,月影牽魂思萬縷。千年相伴遠游人,美景鄉音心上駐。

弔念旱澇急轉死難同胞二首
‧鄭石泉‧
其一
久盼甘霖望眼穿,湖乾草長走平川。
陰雲密佈雷霆怒,大雨傾盆房舍顛。
一片汪洋成苦海,無邊浩瀚靠民船。
天災不斷驚環保,水漫家園哭昊天。
其二
旱澇相煎釀禍災,久晴不雨死篙苔。
陰霾夕至滂沱降,洪水朝臨猛獸來。
屋垮房傾成怨鬼,山崩壩塌死童孩。
皇天不恤蒼生命,弔念亡靈酒一杯。

中加榮民組團渥京一日遊
‧雷一鳴‧

榮民組隊訪加京,龍裔忠臣親迓迎。
二戰楓援華一億,主宣語震掌聲鳴。

沙場戰士官園客,叨擾郇廚盛饌觥。
博士風華楓上選,永銘盟友展崢嶸。
註:郇廚,指豐厚之筵席。典出:唐朝韋陟封郇公,其家廚中飲食至為豐美。

頌母性
──讀剝皮海獺育乳嬰有感
‧黃國輝‧
一則真故事,說與眾人聽,
善者作廣傳,積德避劫暝。
話說有一僧,年已逾六十,
長居無名地,托缽化緣食。
僧人落髮前,專門捕海獺,
日久技乃成,每每得鮮活。
有次行好運,出門便得逞,
剝下海獺皮,沾沾猶自慶。
獵人不為意,將其藏草坪,
傍晚回來後,遍尋不見影。
仔細觀察下,草地血隱腥,
尋蹤到洞穴。獵人大吃驚:
獺忍脫皮疼,掙扎作回程,
不為己逃亡,全為育乳嬰。
母獺身已絕,嬰獺眼未睜,
緊吮母乳頭。乳頭早已癟。
獵人睹此景,悲愴滿心靈,
動物有母性,死前猶哺嬰。
大愛驚天地,彰顯母子情,
欲問人間裡,能否此愚誠?
獵人生悲泣,痛哭至失聲,
屠刀扔地上,慚愧難自靜。
立誓出家去,終生不殺生。
僧人每當憶,眼中淚猶盈。
飲食為果腹,目的乃適口,
果腹適口間,相去千萬里。
入口至咽喉,區區十數分。
味覺僅此已,何必戀腥葷。
過了咽喉噔,感覺已全無。
為滿口之欲,殺母子成孤?
此乃真實情,尚懇去愚暝。
莫因短感受,濫殺眾生靈。
誠祈朋友們,讀後能深省。
上天存感應,吃素護生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