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園春
──2016新年開筆,和韻紫雲偉濱懷素
方惑溫青,卻迎瑞雪,凜冽蒼穹。正迎新辭舊,冬來秋去;萬千氣象,恣意天公。紫氣騰雲,銀裝懷素,又見高天現碩龍。及回首,有鶯歌燕舞,酒烈詩工。
兀然身陷樊籠。嘆晝夜、奔西又撞東。念朋呼友喚,孜孜不棄;行間字裡,切切情濃。新歲佳詞,故人雅興,更寫華章換舊容。時不待,乘怡然古意,千里清風。
附:紫雲「沁園春——2016年元旦開筆和韻白墨」:「瑞雪逢時,新歲雅詞,老墨雄風。正皚皚沃野,臥冰蠟像;淩淩草木,釣雪蓑翁。眼望八方,神遊列國,欲把吟箋寄落鴻。流年裡,更悲歌幾曲,心事何同? 天寒好試心情,香茶暖、小爐火正紅。對春秋諸事,喜開悲落;江河逝水,念吉憂凶。醉看風雲,閑聽雷雨,度我詩文瀟灑中。天涯路,看青松白水,暢往西東。」
附:唐偉濱「沁園春──新年述懷(2016年元旦開筆,和韻紫雲)」:「雪映東坡,清照西樓,怎棄疾風。念梅香似故,元燈初上,誰傷病酒?白石濱翁。年少游時,鮮於好問,惟醉徜徉山谷虹。晨鐘隱,嘆人生三變,君復應同。 鬢絲太白情濃。望子安、知章達理童。承少陵野老,文房四寶;樂天遣日,舊柳河東。千古江州,浩然明月,夢得詩花煙雨中。退之矣,卻達夫慷慨,書畫維宗。」
附:懷素「沁園春──2016新年開筆,和韻白墨紫雲偉濱」:「玉雪浮枝,遠山含碧,一夜北風。正天增歲月,人添新夢;樓頭畫角,明月彎弓。香燭重重,笑容晏晏,多少新紅覆舊紅。人聲遠,有虛廬空舍,隱沒青峰。 坐觀北斗七星,看寂寥、銀河落碧空。只率真隨性,不求虛與;歲深人靜,言必由衷。身後風雲,身前往事,檢點清明與雅容。杯中影,問游蛇幾歲,或可成龍?」
(「詩壇」第713期2016.01.29《華僑新報》第1301期)
閑中好(二首)
一、弄清音
閑中好。弦上弄清音。意緒無旁騖,山泉流入心。
二、望晨雪
閑中好。醉臥何時曉。綺外天地空,驚聞雪枝鳥。
(「詩壇」第717期2016.02.26《華僑新報》第1305期)
對雪和韻唐偉濱、紫雲、懷素
好雪擇時至,感恩白髮翁。
昨宵禮暖意,今早落輕風。
游戲千重綠,流光萬處紅。
冬城不夜已,望爾舞長空。
附:唐偉濱「對雪」:「寥落枯枝雪,茫然望石翁。雲君何世故,慨汝怕東風。頭白來春綠,心青老亦紅。天蒼愁笑意,誰怕事成空!」
附:紫雲「對雪和韻偉濱」:「二月雕新景,枝條扮嫗翁。玉階驚雪曲,樓角舞清風。萬馬吟聲綠,千章寫字紅。書生憑意氣,抖擻擊長空。」
附:懷素「對雪和韻偉濱、紫雲」:「郎朗琉璃境,茫茫踏雪翁。浩然東逝水,清冽北來風。托體千山綠,銷魂萬樹紅。吟哦無意趣,與爾共長空。」
(「詩壇」第718期2016.03.04《華僑新報》第1306期)
法駕導引
──路,—年前上Megantic山,遇霧
千重霧,千重霧,漫漫不知君。一路蜿蜒穿不透,輕舟浮上九霄雲。回首日光新。
(「詩壇」第721期2016.03.25《華僑新報》第1309期)
風光好
──Kiwanda海角
水陰陰,岸沈沈,白浪拍岩嘆不禁,永恆心。
孤風斷壁茫無路,誰曾渡?旋立崖頭細細斟,暢聲吟。
(「詩壇」第721期2016.03.25《華僑新報》第1309期)
踏歌詞
──寒江(拉辛激流深冬驟寒)
滾滾寒江湧,濃濃厚霧揚。雲陰遮暗日,冰碩泛青光。汪恣向何方,佇立問蒼茫。
(「詩壇」第721期2016.03.25《華僑新報》第1309期)
踏莎行
──晨霧
雲漫堤沙,影迷津渡,故園望斷無尋處。茫茫江水渺無痕,依稀寒雁雙漂去。
殘葉徐疏,微風獨佇,遙憐煙靄驅清霧。喚來春雨蕩穹霄,詩人更作斜陽暮。
(「詩壇」第757期2016.12.02《華僑新報》第1345期)
雪域踏春
湍河雪岸見晴空,碧水浮冰恣肆東。
隱隱江流輸暖訊,幽幽蘆草識春風。
枝頭松鼠擇時寐,澗裡寒鳧探雪融。
已是青龍昂首日,花開更待漫山紅。
(「詩壇」第910期2020.03.05《華僑新報》第1515期)
看武漢封城人民奇招層出有歎
抗疫隔離人未倦,新奇幽默直堪讚。
騰爬跳唱妙招多,何患病瘟不滾蛋。
(「詩壇」第911期2020.03.12《華僑新報》第1516期)
如夢令
──讚武漢人民抗疫隔離奇招層出
對舞隔街約伴,吞吐汽車如飯。麻將套頭搓,奧運床沿苦練。可讚。可讚。翹楚風流武漢。
(「詩壇」第911期2020.03.12《華僑新報》第1516期)
山池白睡蓮
山鄉隱碧池,蓮睡罔人知。
靜靜萍間雪,婷婷水上脂。
淤汙誠未染,芳土總相持。
移作盤中玉,花香復幾時?
(「詩壇」第993期2021.10.07《華僑新報》第1598期)
山池黃金蓮
鵝黃三兩枝,仙子洗凝脂。
偶降青山麓,閒居幽水池。
晨聽啼鳥早,暮看落霞遲。
自在萍蓬意,枯榮許四時。
(「詩壇」第993期2021.10.07《華僑新報》第1598期)
長相思(納蘭性德體)
──歸
空一程,地一程,身向爺娘榻畔行,高閣孤影燈。
思一更,臥一更,綠馬河狻競不成,花開似有聲。
(「詩壇」第1022期2022.04.28《華僑新報》第1627期)